你知道未来电商趋势吗?送给你动荡时代市场营销的8个建议
- 时间:
- 浏览:20919

生活方式的变化 ,主要针对90后 ,他们与70后、80后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。
第一 ,移动电商;第二 ,消费升级;第三 ,新的生活方式 。
对于移动的理解 ,大部分人 ,包括我们以前 ,认为从PC到移动互联网 ,只是屏幕的变化 。可后来发现 ,完全不是 。
应用场景和是使用场景 ,完全不同 。
而消费升级 ,针对的是中产阶级、以及伪中产阶级 。
生活方式的变化 ,主要针对90后 ,他们与70后、80后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。
只有在对这三个点深入理解后 ,才能看懂现在得趋势 。
移动电商 ,重要的是背后的人
移动电商是基于价值观发起的消费行为 ,和PC电商有着本质区别 ,SEO ,为什么这么说 ?
来看整个流程 。PC电商是线下零售的升级 ,先有货再有交易 ,流程没有本质变化 。京东、淘宝、唯品会 ,无不如此 。接下来就是买流量、玩转化 。
而移动上呢 ,一定是先有人 ,再有交易 ,即使将货物生产放到后 ,也来得及 。
产品和人之间 ,或者卖家与人之间 ,是价值观的输出 ,价值观的输出有两种形式:一是内容上的输出;二是商品的输出 。
移动刚开始时 ,微商的崛起是一个标志性事件 ,带动整个移动电商的崛起 。
后来 ,一批电商死掉了 ,活下来的进化成网红电商 ,网红电商再进化成社群电商 。
微商背后是个人 ,网红电商涉及到以个人为中心的组织 ,到后面的社群是一个去个人化模式 。
一个典型的网红电商 ,日常不论在朋友圈还是微博 ,需要表达自己的价值观 。人以群分物以类聚 ,SEO优化 ,赞同这个价值观的人自然变成他的粉丝 ,喜欢他的内容 。内容中间会夹杂他喜欢的衣服、下午茶或者是保健品 ,卖得特别好 。
表面上是跨类目的 ,但实际上是在用价值观选品 ,这是和PC电商非常不一样的现象 。
我们如果把PC电商叫做垂直品类的电商 ,那么移动电商是一个垂直人群电商 ,跨品类的电商 。
移动电商归结为三个关键点:卖货可以跨品类;价值观传导得越好 ,天花板越高;选品一定要符合价值观 。
消费升级 ,正在解构的价格敏感
消费升级主要针对中产人群和伪中产人群 ,归结到几个关键点:一是强调品质;二是强调效率;三是强调体验 。
PC电商刚刚开始时 ,打得是价格敏感 ,好的模式就是把价格降到低 。现在价格敏感玩不动了 。
在中产阶级和伪中产阶级人群中(伪中产阶级人群指中产阶级二代 ,中产阶级是指70后、80后 ,钱赚多了 ,希望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) ,80后是典型的价格敏感 ,且还稍有自卑 。
60后不一样 ,他们很幸运 ,赶上79年恢复高考 ,毕业后非富即贵 。
而很多90后就是60后的后代 。在这样一个环境长大后 ,90后的特点就是对价格不敏感 ,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直接进入中产阶级 。他们的消费行为类似欧美人或四川人 ,没有存款 ,年薪是10万却可以一年花30万 。
价格不敏感 ,那么敏感点变到哪里去了呢 ?
归结为以下几个点
第一 ,时间敏感 。外卖是怎么起来的 ?是在价格上去餐馆吃不起了 ,还是时间上吃不起了 ?答案当然是时间 。去餐馆来回一个小时没了 。
同理 ,去超市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,为什么 ?明明APP上比超市贵还要买 ,为什么还是愿意掏手机购买 ?背后的原因还是时间 ,拿钱换时间 ,远超对高性价的追求 。
第二 ,时尚敏感 。一开始是化妆品 ,后来进口化妆品 ,到今天开始玩微整 ,微博都是网红脸 ,导致这个产业发展非常快 。
第三 ,精神敏感 。中产阶级愿意为好的内容付费 ,尤其是当内容给自己带来思想上的提高或者愉悦时 ,付费行为会变得更加频繁 。
那么 ,从这几个点 ,就可以推导出新的投资机会:
第一 ,新的商品品牌的出现 。每一代人的迭代 ,就会伴随有新的符合年轻人价值观的品牌出现 。
第二 ,新的渠道品牌的出现 。欧美的整个消费结构更多以线下买手店为主 ,中国没有太多买手店 ,但中国会基于很多渠道品牌形成选品逻辑 。在中国 ,类似屈臣氏这样的店 ,线上和线下都会涌现 。
第三 ,工匠精神 。中产阶级的崛起会从追求高性价比转为高品质 ,因此 ,为极具工匠精神的产品或品牌提供契机 。
新生活方式 ,亚文化的崛起
生活方式方面 ,我们归结为“0到1” ,以前没有 ,现在有 。
新生活方式的变化在年轻人身上特别明显 ,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:
第一 ,多元文化崛起 。无论是二次元、三次元 ,还是“宅文化” ,这是一个由多维度构成的世界 ,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文化形态 。
第二 ,装逼文化 。从1995年开始 ,装逼开始流行 ,人们会为了装逼而买单 。
第三 ,话语权文化 。70后和80后强调精英文化 ,90后 ,尤其是95后 ,崇尚自己的话语权 ,崇尚语不惊人死不休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