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能手机上的搜索引擎之争
- 时间:
- 浏览:6973

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已演变为iOS和Android两强争霸 。但在智能手机 ,特别是iPhone上 ,SEO优化 ,暗地中还上演着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:默认搜索引擎之争 。以谷歌搜索为例 ,虽然是当之无愧的搜索霸主 ,但谷歌依然要斥巨资成为移动设备默认搜索引擎 ,让自己更好的获取流量 。
01
数据显示 ,SEO百度排名 ,为了成为默认搜索引擎 ,谷歌仅去年就向移动设备厂商支付了创纪录的72亿美元的“流量获取成本” 。近期 ,苹果将iOS 11默认搜索引擎从微软必应(Bing)更改为谷歌 ,能为谷歌带来更多流量 。华尔街预计 ,谷歌今年将向苹果支付约30亿美元费用 。
谷歌 VS 必应
在移动互联网时代 ,智能手机可说是搜索引擎重要的流量入口 ,自然也会成为巨头们看重的蛋糕 。苹果移动生态的成功 ,让其默认搜索引擎成为谷歌微软等厂商的爱 。2013年 ,苹果宣布iOS 7中用必应取代谷歌 ,成为默认搜索引擎的一次重大改变 。但就在前段时间 ,苹果再次修改了搜索默认配置:用户在使用Siri或者Spotlight进行搜索时 ,其搜索结果将从微软必应改为由谷歌进行提供 。
02
但国外媒体表示 ,谷歌并未能吞下苹果搜索的整块蛋糕 ,在Siri的图片搜索和视频搜索结果中 ,必应仍占有一席之地 。事实上 ,虽然国外搜索市场谷歌一直叱咤风云 ,但微软必应也已不容小觑 ,特别是2015年第三季度实现盈利后 ,微软搜索业务不断壮大发展 ,收入和市场份额也越来越多 。虽然微软CEO纳德拉称必应将专注于在PC搜索市场发展 ,百度SEO ,但通过语音助手和移动浏览器 ,必应依然有希望争取一定的移动流量 。
更多搜索引擎移动入口
智能手机发展到现在 ,语音助手会在很多情况下取代浏览器 ,成为用户搜索首选 。微软、谷歌和苹果等巨头都推出了各自语音助手 ,帮助用户更好的搜索图片、视频或文字内容 。与苹果Siri由谷歌和必应等多个搜索引擎驱动不同 ,谷歌助手和微软Cortana背后都是自家搜索引擎 ,都能为自家搜索引擎带来不菲流量 。
03
在这方面 ,谷歌无疑要比微软更具优势:大部分Android手机都会默认使用谷歌助手 ,而微软由于移动策略的失败 ,Cortana驱动的大多是PC和平板设备 。鉴于智能手机的便携性、使用习惯等 ,移动设备的语音助手无疑能带来更多流量 。
但微软已将Cortana移植到iOS和Android平台 ,因此通过Cortana获取移动搜索流量是可行的 ,不过让人遗憾的是 ,由于不是系统首选 ,Cortana在移动领域处于下风 。近 ,微软计划将Edge浏览器移植到iOS和Android平台 ,除借此提升Edge浏览器市场份额 ,必应作为默认搜索引擎也能为微软带来更多移动流量 。
国内同样有搜索引擎之争
如果说国外移动设备的竞争更多是Google占据主导 ,国内智能手机的搜索引擎之争看起来似乎更激烈些 。以默认搜索引擎为例 ,苹果的本地化非常彻底 ,默认搜索引擎选择了百度;但在国产Android手机上 ,我们能看到神马搜索、搜狗搜索等许多不同身影 。
04
国内用户使用手机时 ,许多人倾向于选择非系统默认浏览器 ,如UC浏览器、QQ浏览器、百度浏览器等 ,它们能带来与系统默认不同的搜索引擎 。此外 ,由于国内Android手机的语音助手选择非常多样化 ,也会成为不同搜索引擎(百度、科大讯飞、搜狗等)的博弈战场 。
对搜索行业而言 ,除了借助AI、大数据等技术不断提升搜索质量 ,更好满足用户需求 。巨头们肯定也会采取各种手段(如与厂商合作) ,来确保搜索流量入口的优先权 。此外 ,移动应用的崛起 ,或许会带来移动搜索新战局(举例来讲 ,腾讯推出的微信搜索 ,能依托用户群成为不容忽视的力量) 。